英國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近期宣布開發 MicroLED 新型巨量轉移技術,透過連續滾輪轉移技術,可精準轉移超 7.5 萬顆 MicroLED,團隊也對轉移數量、良率開發自動量測系統。
不久前《2023 Micro LED產業技術洞察白皮書》(以下簡稱“白皮書”)發布。白皮書顯示,截至2022年6月,Micro LED全球專利儲備已超過4萬件,正處于爆發式增長期;其中有效專利超過1.3萬,審中&有效占比和接近80%,表明該領域內潛在專利障礙較高。
7月21日,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示了此前印發的《4K超高清電視技術應用實施指南(2023版)》,新修的實施指南中增添了HDR Vivid等相關標準內容,還引入了AVS3等新標準。
7月12日,首爾大學電氣信息工程系教授權成勛研究組在國際學術雜志《自然》上公開了利用流體自組裝(Fluidic Self-assembly)方式穩定批量生產Micro LED的技術。首爾大學有機電子、納米光學研究室教授金昌順也參與了此次研究。
日前,科研前沿期刊Frontiers在夏季達沃斯論壇(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)上發布了《2023十大新興技術報告》。
近日,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《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若干措施》(下稱“措施”),從網絡基礎設施、算力基礎設施、物聯感知基礎設施、空海通信基礎設施、關鍵支撐能力、保障措施六方面提出24條舉措。
近日,三亞市人民政府網印發《三亞市城市照明管理辦法》發布,該辦法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?!度齺喪谐鞘姓彰鞴芾磙k法》通知提到新建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應當推動多功能燈桿建設,集約設置各類桿體,實現“一桿多用、多桿合一”。在已有城市道路照明設施上實施“多桿合一”,搭載交通指示、安全監控、通信網絡等設備的,應當與城市照明主管部門協商一致,按照相關標準實施,并滿足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安全和功能要求。 《三亞市城
中國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,預計2022年,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,較2016年翻20倍,中國智慧城市市場容量已成萬億級藍海賽道。
當前,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,在國家政策引導、各部門協同推進和各地方持續創新的推動下,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,涌現出“一網通辦”“一網統管”“城市大腦”、數據資產登記等一批特色亮點和創新應用,在部分領域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。
昨日,隨深圳市企業文化協會領導考察深圳市聯誠發科技有限公司,在高級灰色調的內飾,以綠色生態為主題的走廊,太空艙般的科技展廳,深切感受到文化與科技感并存的裝飾,構成了園區整體的辦公環境。
智慧燈桿是在傳統照明功能的基礎上,集路燈照明控制系統、LED信息發布、Wi-Fi覆蓋、視頻監控管理、環境實時監測、緊急呼叫、窨井蓋監測、5G基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市政基礎設施。
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,5G多功能智慧桿在城市防疫領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例如,通過LED屏幕可以及時播放防疫信息,展示防疫海報,宣傳防疫政策,并通過智慧桿實現街道照明功能。